農業集團聚焦產品質量管控核心目標,通過持續織密檢測網絡、迭代升級檢測技術、深化檢測結果應用,以扎實高效的檢測工作,為轄區內水產品質量安全構筑防護屏障,全面守護百姓 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構建全域檢測網絡,實現管控無死角
為切實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,農業集團精準布局,設立四個水產品安全綜合服務站。各檢測服務站作為轄區內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核心樞紐,全面承接 189 家養殖戶、34754 余畝即將入市水產品的系統性檢測任務,不僅覆蓋養殖主體與養殖面積,更延伸至上市前關鍵檢測節點,真正實現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無死角、全覆蓋,為及時發現和消除質量安全隱患,筑牢第一道管控防線。
強化檢測結果應用,形成監管閉環
農業集團將檢測結果作為提升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的關鍵抓手,建立健全檢測數據反饋機制。今年以來,檢測服務站已完成水產檢測232余批次,發放鹽城市水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327余份,發現并追溯、整改問題樣本3批次。對于檢測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,第一時間啟動溯源調查程序,通過養殖檔案核查、投入品追溯、環境采樣分析等方式精準查明問題原因,并對相關養殖主體下達整改通知書,全程跟蹤整改效果。此外,檢測人員定期分析檢測數據,精準識別質量安全風險點,聯合主管部門研究制定針對性防控措施,形成了“檢測、反饋、整改、提升”的完整監管閉環,有效推動了轄區內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持續提升。
聚焦過程管控,筑牢水產品安全防線
構建“全鏈條管控、全過程監管”體系,在生產環節,開展高頻次、全覆蓋的隱患排查和專項檢查,網格員定期深入養殖塘口,檢查投入品購買使用、休藥期執行、“三項記錄”建立等情況,對違規使用投入品行為“零容忍”;在銷售環節,嚴格落實“出售前報備、出塘時必檢、合格后出證、出證后方能銷售”流程,確保水產品來源可溯、去向可查,檢測不合格的嚴禁流入市場。
推動檢測技術升級,提升精準度與效率
積極組織檢測人員參與主管部門舉辦的專業技術培訓,系統學習檢測方法及標準化操作,持續提升檢測隊伍的專業素養和實操能力。今年以來,累計已有45人次接受培訓。通過優化檢測流程、強化質量控制等措施,檢測服務站的檢測效率顯著提高,單批次檢測時間較以往縮短了30%,檢測結果的精準度和穩定性也得到進一步提升,為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了科學可靠的技術支持。
下一步,農業集團將全面履行主體職能,進一步強化監管意識與服務理念,持續擴大檢測覆蓋面、提升檢測技術能級、完善檢測結果應用機制,以更高標準、更嚴要求、更實舉措筑牢水產品質量安全防線,為守護百姓 “舌尖上的安全” 貢獻更大力量。
上一篇:> > 沒有了
下一篇:> > 轉載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綜述